日本园林|由打造与养护专家讲述
时间:2025-05-05 05:02:52点击:
作者:Will Werner
编纂:宝佳丰创研院
[图片源于网络]
是什么让一座园林成为日本园林?这看似简单,实则难以回答 —— 探索这个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远非 “日本园林” 这个词所能涵盖。它可以是枯山水(耙制砾石花园)的质朴之美,也可以是回游式池泉庭园(漫步池塘花园)的精致优雅。它可以是橘俊纲(1028 - 1094 年)编著的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园艺著作《作庭记》中描述的园林,也可以是二战后由绪方洪庵(1912 - 1988 年)和他的老师饭田寿(1890 - 1977 年)推广的更具自然风格的园林空间。抛开美学表象,日本园林可以是一个让人悠然漫步、享受轻松交谈的地方,也可以是一个庄严肃穆、让人休憩沉思的场所。就像将日本简单地描述为 “同质化” 会忽略其不同地区的细微差别一样,“日本园林” 也是一个含义宽泛、极具可塑性的术语。然而,与其他文化的园艺作品相比,日本园林有着显著的差异。这表明,我们能够解释日本园林是什么,或者至少可以用几千字来更接近它的真正含义。
▲光影洒在沙石花园上。摄影:韦恩・威廉姆斯波特兰日本园林(Portland Japanese Garden)由东京农业大学的远藤高松教授(1891 - 1987 年)设计,非常适合用来展示日本园林的美丽,并解读其独特之处。20 世纪 60 年代初,该园林的非营利组织聘请了远藤高松,他做出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决定:在园林中融入四个(后来增加到五个)代表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建筑范例。“波特兰日本园林里有不同风格的日本园林,即使在日本,你也很难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种类的日本园林”。 高圆宫久子妃殿下在 2023 年东京庆祝该组织成立 60 周年的晚宴上说道,“它就像一座园林博物馆。对于想要研究日本园林的人来说,这里是理想之地。对于想要感受日本园林魅力的人来说,这里同样是不二之选。”自 1964 年金谷平开始,至今已有 10 位出生于日本的园艺专家参与这座 “园林博物馆” 的养护工作,现任园林馆长是 2021 年上任的鸟居雨果。2010 年,在 2008 年至 2021 年担任园林馆长的内山定文任期内,波特兰日本园林邀请了他的八位前任回来重聚。这些专家不仅在太平洋西北地区的这个角落施展才华,还在世界各地参与日本园林的建造、重新设计、养护工作,并提供专业咨询,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诸多奖项和荣誉。2009 年至 2010 年担任董事会主席的埃德・麦克维克借此重聚机会,向这九位馆长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一座园林成为日本园林?▲秋季变色的日本枫树与上池。摄影:大卫・M・科布日本园林并非仅仅指位于日本的园林,长野的巴拉库拉英式花园,仅从名字就能说明这一点。“日本园林…… 是一种形式与其中所反映的日本民族精神的结合。”1985 年至 1987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园长的堂沼隆夫表示,“因此,当被问及什么是日本园林时,我认为它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园林,融入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方法所体现的精神。”正如堂沼隆夫向麦克维克指出的,日本人的视角至关重要。然而,在本文中详细阐述这一视角超出了讨论范围,而且用英语来解释也极具难度。一种简单的理解方式是,对比日本人和西方人历史上建造园林的方式,西方园林常常繁花似锦。▲《晚春初夏》,摄影:迈克・森托利
“日本园林较少使用色彩鲜艳的花卉。”1974 年至 1976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园长的涌井道夫指出,“例如,我们在使用山茶花时,不会大量种植,而是有策略地将其放置在一个地方。英式园林则大量运用色彩,以色彩搭配为乐。相比之下,日本园林力求简洁。我认为在日本园林中,人们不会像英式园林那样刻意安排不同色调的树叶,而是更注重形状、石头的运用,以及石头与树木之间的平衡。”日本园林与西方文化产物并非截然不同,它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同样更青睐绿植,而非繁花盛开的景观。日本园林景观建筑的独特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区分东西方园林相对容易,但亚洲内部的园林差异可能容易被忽视。中国园林美不胜收,尽管日本深受中国影响,但中国园林不能简单地与日本园林混为一谈。“我们用食物来打个比方。” 波特兰日本园林名誉馆长内山定文说道,“食材可能相似,但调味不同,这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口味差异。以中国的文人园林为例,他们将园林引入庭院,设计精巧。而日本人倾向于将建筑融入园林景观之中。”
▲回游式池泉庭园(漫步池塘花园)。图片来源:波特兰日本园林

▲石头的形状运用以及石头与树木之间的平衡。图片来源:波特兰日本园林

波特兰日本园林的邻居兼好友 —— 兰苏中国园,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那里,令人惊叹的建筑环绕着一片自然美景。相比之下,日本园林中的亭子和茶室则不那么显眼。建造日本园林的人不一定非得是日本人。内山定文可能是这一观点最有力的倡导者,他认为出身地并非园艺的决定性因素。2016 年,他领导建立了国际日本园林培训中心,作为波特兰日本园林的一个项目分支,该中心将传统的经典方法与西方的教学方式(如讲座和作业)相结合。“在人类历史上,日本人是少数几个持续建造园林的文化群体之一,所以我们对这项工作更为熟悉。” 内山定文表示,“但重要的是过程,而非文化背景。实现的方式不止一种,关键是要了解这些园林的历史、重要性和意义。明白了这一点,任何人都能建造日本园林吗?答案是肯定的。”
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
从可见的元素来看,日本园林包含一些人造元素,通常采用柔和的自然色调,如石灯笼、木桥、门、覆有陶瓦的建筑、石雕水盆、长椅和棚架。即使在波特兰日本园林的自然园里,这片土地被精心打理,营造出未经雕琢的自然风貌,但依然设有灯笼和待合(有遮蔽的等候区)。1977 年至 1980 年担任该园林园长的水野正之认为,这些元素必不可少。“日本园林需要像门或亭子这样的实体建筑。” 他告诉麦克维克,“园林不同于公园,它与这些建筑相辅相成。”园林材料质朴简约,毫不张扬。花岗岩和木材展现出谦逊之感,不像华丽的喷泉或大理石雕塑那般宏伟壮观。“日本园林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优雅。”1964 年至 1969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第一任园长的金谷平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京都和奈良那些历经数千年的园林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原因。”由于石灯笼和耙制的白色砾石等元素与日本园林紧密相连,一些用心的园艺爱好者在使用这些元素时可能会出错,最终营造出的空间缺乏优雅,反而体现出西方人的误解,而非日本美学。
▲被秋色环绕的月桥。摄影:罗曼・约翰斯顿当被问及他见过哪些不当做法时,内山定文微笑着说:“有很多。比如,你会看到到处都是白色砾石。人们忽略了它应该适度使用,砾石并不能让一个园林瞬间变成日本园林。有时你会看到石头摆放得很随意。还有一些小细节,日本园林里有建筑,虽然建筑风格多样,但它们的屋顶坡度都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已经延续了 700 多年,不应随意改变。如果这些准则能沿用这么久,必然有其道理。”除了自然元素与精巧装饰的相互融合,日本园林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景观,园林设计师还会考虑人们观赏的视角。“漫步园林,从不同角度欣赏同一空间,我认为这种理念只有在日本园林中才能看到。” 涌井道夫告诉麦克维克。在波特兰日本园林的历史园区漫步时,人们很少会走上一条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小路。这里的小路蜿蜒曲折,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新的、经过精心设计的景观。即使在波特兰著名的国际玫瑰试验园里,景观虽令人陶醉,但布局规整,小路呈网格状分布。而日本园林则让你始终对转角后的景色充满期待。“就像一场有哭有笑的戏剧,或者像音乐有轻柔与激昂的部分一样,日本园林需要有开阔空间和隐蔽之处。”1982 年至 1984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园长的佐野吉郎说道。佐野吉郎在这里提到了 “见隠”,即 “隐藏与显露”,这是日本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一个固定的位置无法看到园林的所有景观元素,人们必须四处走动欣赏。
▲清晨俯瞰沙石花园。摄影:罗曼・约翰斯顿“日本园林四周环绕,几乎没有开阔的空间。”1988 年至 1991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第八任园长的田中彻分享道,“被环绕是最重要的元素,没有这一点,就不能称之为日本园林…… 当人们身处被环绕的空间时,会有安全感。”“石头和白色沙子可能是识别日本园林最明显的标志,但日本园林最初的目的是复制自然景观。”1972 年至 1974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园长的坂本八郎在与埃德・麦克维克交谈时解释道。在设计这些园林空间时,提炼自然元素是另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园林中有代表自然的元素,如山脉、河流、山谷,以及流入海洋的河流。”1977 年至 1980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园长的水野正之说道,“所以我们需要瀑布、流水声、水流的动态,水流最终汇聚到池塘。如果池塘的布局和周围的植物选择得当,游客会觉得池塘像湖泊或海洋一样。”提炼自然元素还包括让园林看起来像自然空间一样历经岁月沉淀。“在日本,打造一个看起来有 100 年甚至 200 年历史的园林很重要。” 佐野吉郎补充道,“我们不希望任何东西看起来是新的…… 人们常说,自然是日本园林的老师。因此,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我们的工作是理解自然,并通过种植树木、以特定方式布置它们来展现自然之美。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接受专业训练,学习如何展现树木的美丽。”
▲雨后从茶园看茶室。摄影:泰勒・奎因内山定文也有类似观点,但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他并非要完全照搬自然景观,而是复制身处自然的体验。这意味着,摆放石头不一定是为了模仿山区的地貌,而是为了让游客产生置身山区时的感受。“日本园林是我们所向往的真实大地的美丽而富有情感的呈现。有流水声,有树枝在风中的沙沙声。” 他分享道,“我们追求身处野外的体验,选择能够营造这种体验的实物和材料。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材料的形状和形式并不重要。”1968 年至 1973 年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第二任园长的栗栖芳一,对打造既有人工痕迹又不失自然风貌的园林景观这一看似矛盾的追求,也有相似的看法。“日本园林融合了几个世纪以来从自然中学到的所有技巧、平衡与和谐,并且不破坏自然。” 栗栖芳一告诉麦克维克,“…… 我们提炼自然的精髓,在人们游览园林的空间中,将其与平衡、和谐相结合。但如果平衡被打破,它就不再是日本园林。和谐也是如此,如果和谐被破坏,它就不再是日本园林。”▲文化村及其入口花园。摄影:詹姆斯・弗洛里奥你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日本园林庆祝成就,也可以独自前往那里缅怀逝者。日本园林是一个能随时满足你各种情感需求的地方,用内山定文的话说,它是 “情感的寄托之所”。“法国和英国的园林可能也提供了供人沉思的空间,但关键在于,日本的园林工匠和设计师在历史长河中有意打造这些园林,为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提供空间。满足情感需求是园林设计的驱动力。”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 “日本园林” 是如何发挥 “疗愈花园” 的作用的。对栗栖芳一来说,这两个概念基本可以互换。“我认为日本园林运用了一种技巧,营造出空间与平衡之间的和谐。” 他分享道,“我觉得日本园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这种和谐的一部分。”
▲自然园中的两种铺装风格。摄影:杰克・雅各布森

这些园林是如何达到疗愈效果的呢?部分原因可归结于人类亲近自然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处自然对身心健康都有益处。无论是色彩带来的放松效果,还是植物释放的增强免疫力的植物杀菌素,大自然与我们的身心有着紧密的联系。诚然,在任何自然空间都可能获得这些益处。日本园林的独特之处或许在于,园林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始终积极考虑到疗愈与户外活动之间的联系,游客也应该能够感受到这种效果。
“游客离开园林时,应该感到精力充沛,因为漫步园林的体验让他们心情舒畅。” 水野正之补充道,“如果大多数游客没有这种感受,那就说明这座园林存在问题。仅仅在园林中放置各种实体元素很容易,但你需要具备专业技能,懂得如何设计池塘布局、规划溪流大小,以及把握所有元素的整体平衡。”
人们常说,要真正掌握日本园林的技艺需要 200 年,甚至这可能还不够。毕竟,日本园林从未真正完工 —— 它们充满生机、不断生长、持续变化。“日本园林历经 1000 年的演变,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当时的需求。” 自 2021 年起担任波特兰日本园林馆长的鸟居雨果总结道,“这种演变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园林风格,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像波特兰日本园林(Portland Japanese Garden)这样的景观之所以出众,关键在于它们让游客能够体验日本文化,感受其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理念。无论是像耙制砾石花园那样装饰性的园林,还是像茶园那样质朴的园林,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确认与自然的联系、把握与自然距离的空间,也让我们有机会在此获得心灵的疗愈。”▲夏季,平坦花园中被打湿的鹭鸟灯笼。摄影:托尼・斯莫尔END
▽扩展阅读•景观行业2025│变革浪潮中的新走向•佳创|低碳景观探索(上)•佳创|低碳景观探索(下)•可持续性景观设计|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一座可持续的皇家公园|普林森公园•低碳、可持续性景观|北卡罗莱纳艺术博物馆公园•爱丽丝·霍桑 |一个温馨静谧、绿色环保的聚会空间•可食地景|生态美观的都市田园•迪尔沃思公园 | 一个独特灵活的绿色空间•与大自然的沉浸式体验中心|泰国森林馆•佳创|元宇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上)•佳创|元宇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下)•佳创|51种·你值得收藏的新优品种(北京地区)•佳品|于春日细品景观设计中的乡土树种(北京地区)•城市景观 | 低碳设计下的绿色屋顶•城市景观设计典范 |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打造生态花园景观 | 墨西哥森林花园•佳品|带上秋日温柔,走进植物生境•建设可持续景观 | 北京奥运景观•美国科罗拉多州DBX 牧场:转型带来新的宜居景观•数字景观 | 开启风景园林的4.0 时代(上)•数字景观 | 开启风景园林的4.0 时代(下)•商业景观设计 | 深圳万象天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常用观果植物推荐•如何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每个人X度假酒店•从零开始建设城市:韩国松岛新城•儿童节,野口勇送给每个孩子“爱的礼物”•在公园里上班?Facebook总部景观设计•小隐弄堂的现代意义•童话里的景观 | 辛特拉•你的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城市?•声音,景观的突破。•从贫民窟到天空花园,新加坡的转变•佳创 | 临时性景观的可持续性•佳创 |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在春天,邂逅最美的她 | 苏州园林•商业景观设计 | 暹罗天地•真 · 凡尔赛 | 法国凡尔赛宫及其园林•“非日常化”度假感 | 虹夕诺雅•国王的花园 | 西班牙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文旅景观
风景园林专项设计甲级资质规划|景观|文旅|环艺|生态服务热线 400-678-3836